Daniela Edburg (Mexico), Atomic Picnic, 2007.

《核爆野餐》丹妮拉·埃德伯格(墨西哥)作于2007年

 

亲爱的朋友们: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向您问好。

2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了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和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普京表示:“北约主要国家的高级官员对俄发表了挑衅言论。”因此,他命令俄高级官员“将俄军威慑力量调至特殊战备状态”。“特殊战备状态”这一措辞看似官方,实则意味着俄方核武库将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与此同时,俄军似乎已经控制了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这一欧洲最大的核电站。之前该核电站起火为不实报道,不过听到现场交火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全球现有1.27万件核武器,超过90%属于美俄两国,其余归另外七国所有。美、俄、英、法所持有的约2000枚核弹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可随时待命发射。美国在本国甚至欧洲等世界各地都部署了核武器;约100枚B61核弹部署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等北约成员国。2018至2019年间,美国单方面退出1987年与俄方达成的军控协议《中程核力量条约》(《中导条约》),俄方也随即退出。条约废止后,两国均可部署射程高达5500公里的地射导弹,将严重削弱欧洲及周边地区的安全架构。无疑,俄方认为美方退出《中导条约》意在将核导弹部署至俄边境,缩短打击俄方城市所需的时间。此外,美国正在研制价值1000亿美元的新一代导弹系统“陆基战略威慑”(GBSD),射程可达近1万公里。这种导弹可搭载核武器,能在几分钟内打击到地球任何地方。

 

Elliott McDowell (USA), Tony at Yucca Flats, 1982.

《托尼在亚卡台地》艾略特·麦克道尔(美国)作于1982年

 

《中导条约》终止、GBSD的研发、俄乌冲突这些危机都发生于《禁止核武器条约》2017年获得通过之后(该条约自2021年1月22日生效)。当年,联合国122个成员国以压倒性票数赞成该条约,仅荷兰一国投票反对。但69个国家缺席投票,包括9个有核国家及除荷兰外的全部北约成员国。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至少提醒我们,全球必须禁止核武器,各国必须承诺裁减、放弃核武器。

有一种办法能切实推进全球销毁核武器的进程,即扩大无核区(NWFZ)。

 

Maria Prymachenko (Ukraine), May That Nuclear War Be Cursed!, 1978.

《该死的核战争!》玛丽亚·普里马琴科(乌克兰)作于1978年

 

自上世纪60年代初,墨西哥驻联合国代表阿方索·加西亚·罗伯斯开始领导在美洲设立无核区的斗争。1974年,他在联合国表示,如果进一步设立并扩大这些区域性的无核区,最终将导致“那些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大国领土沦为需要隔离的污染区。”他在讲话中自豪地提到,墨西哥在1967年《特拉特洛尔科条约》的通过中起到了领导作用。该条约设立了第一个无核区,涵盖35个美洲国家中的33个,仅加拿大、美国除外。

《特拉特洛尔科条约》签署后,南太平洋(1985年《拉罗通加条约》)、东南亚(1995年《曼谷条约》)、非洲大陆(1996年《佩林达巴条约》)和中亚(2006年《塞米巴拉金斯克条约》)四个无核区也陆续设立。以上五个无核区包括113个国家,涵盖60%的联合国会员国,囊括所有非洲国家。1968年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有关核武器的主要法律协议都同意设立无核区。例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七条规定:“本条约的任何规定均不影响任何国家集团为了保证其各自领土上完全没有核武器而缔结区域性条约的权利。” 联合国大会也一再呼吁设立更多的无核区

 

Pavel Pepperstein (Russia), Bikini 47, 2001.

《比基尼岛之47》帕维尔·佩佩斯坦(俄罗斯)作于2001年

 

核国家均没有加入上述条约,并非因为缺乏兴趣。1966年,前苏联总理阿列克谢·柯西金向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声明,苏联政府愿意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加入一条:禁止“对其领土范围内没有部署核武器的无核武器缔约国使用核武器”。1967年,前苏联驻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大使阿列克谢·罗什钦,苏联政府希望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视为“停止核军备竞赛、销毁核武器的第一步”。

柯西金和罗什钦的观点都是在波兰外长亚当·拉帕茨基1957年10月2日向联合国倡议中欧无核化之后提出的。拉帕茨基计划建议在波兰、东西德之间设立无核区,并希望将其扩展到捷克斯洛伐克。该计划得到了苏联及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等所有华约国家的支持。

反对拉帕茨基计划的是北约,尤其是美国。在1957年12月的巴黎会议上,北约决定继续加强核武库建设,称苏联将比依赖“前原子时代常规武器”的欧洲国家更具优势。两周后,波兰外交部探讨了北约的决定,并对拉帕茨基计划的第二份草案做出了合理回应。新增了以下四点:

一、确保无核区不受核武器攻击。

二、准备减少、平衡常规武装力量。

三、在无核区制定针对各类武器的控制计划。

四、以法律形式规范无核区条约。

北约并不重视这些提议。拉帕茨基计划悄然夭折,被人淡忘。如今,处于核爆危机核心区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关于无核区的讨论。

 

Faiza Butt (Pakistan), Get Out of My Dreams I, 2008.

《滚出我的梦之1》法伊扎·巴特(巴基斯坦)作于2008年

 

在世界其他地区设立无核区的建议比比皆是。伊朗一直支持在中东设立无核区,并于1974年在联合国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这项倡议。1980年到2018年间,埃及、伊朗每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提案均获采纳但未经表决。由于以色列拒绝接受,该提议已经胎死腹中。1972年9月,出席联合国原子能大会的巴基斯坦代表穆尼尔·艾哈迈德·汗提议在南亚设立无核区,但这一想法因1974年5月印度的核武器试验遭到搁置。有关国家不时提议设立北极无核区或是太平洋无核区,但均未成功。这些提议的阻力主要来自以美国为首的核国家。

 

《口渴难耐的女子努力去接黑雨喝》高仓亚希子(日本)作于1974年

 

发生在核电站附近的乌克兰战事以及强权者对于核武器轻描淡写的评论,都在提醒着我们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在我小时候,印度的学校会在8月6日隆重纪念广岛核爆日。学校组织我们参加讲述这场残酷核爆的讲座,然后我们回到教室画画、写感想。活动是为了把强烈的反战情绪铭刻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之中。令我痛心的是,文明的人类已经遗忘了广岛、长崎,遗忘了美国在1945年向两地民众投掷的恐怖武器。

我有好些年都在阅读核爆幸存者的讲述,重读威尔弗雷德·贝却敌、约翰·赫西、查尔斯·勒布的新闻报道,以及大江健三郎、安部公房、井伏鳟二、蜂谷道彦、峠三吉、正田篠枝、原民喜、大田洋子、堀田善卫等人的著作。这些作者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性,谴责了战争遗忘症,而这些罪行的始作俑者企图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冲突。

阅读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君特·安德斯与曾参与轰炸广岛的美军飞行员克劳德·伊萨里的通信。1959年,安德斯开始写信给伊萨里。最后,内心痛苦的伊萨里向广岛人民写信请求原谅。30位在核爆中幸存的女青年给伊萨里的回信令我深受感动,希望你也是:

我们已经学会了感同身受

认为你我同是战争受害者

这些在核爆中幸存的女性仿佛在传递一百多年前开启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精神,而正是1917年3月8日的俄国妇女运动拉开了反沙皇革命的序幕。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创办者之一克拉拉·蔡特金曾这样描述战争与分裂:“死伤者的鲜血绝不能成为分裂当前苦难和未来希望的河流。”

 

热忱的

Vijay